高策对吏治的重视程度愈发强烈,对官员的约束不断加强。
国法礼制也越来越规范,《治平律》修订完整。
…………
就这样,大燕平稳的度过了四年好时光,来到了治平十二年,百姓安泰,商贸兴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势日强。
按照计划,是该对漠北戎狄动手了。
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亦或者说有人从中作梗。
燕京城,江阴侯府。
这是礼部尚书马异的官邸。
自平定西蜀国以来,马异沉寂了将近二十年。
尤其是高策即位以来,他再未有所作为,执掌军务更是不可能。
如今他已年过五旬,须发见白,在高策的授意下,他身居高位,却不掌实权,再这样蹉跎下去,他恐怕就要乞骸骨归乡了。
这是他万万不能忍受的。
为了在皇帝手中拿到权利,终于,他打算动用自己的底牌了。
他手写了一封信,命府中死士送往巴州。
………
大燕治平十二年三月初,镇守蜀地的三名将领造忽然起兵造反,蜀地之乱爆发。
这三名叛将正是当初大燕平定西蜀国的时候投诚的那三名镇守蜀道的将领。
鲁正,糜锋,孟发。
也正是因这三人的投诚,张羽,马异才能率领轻兵迅速攻下蜀都,灭亡西蜀国,成就了灭国之功。
马异也因此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入中央,进内阁。
而这三名蜀将投诚有功,太宗文皇帝高晟仍让他们掌兵镇守蜀地,也为今日的蜀地之乱埋下祸根。
不过很奇怪,这三名蜀将小日子过得很好,大燕朝廷从未为难过他们,反而对他们是高官厚禄以礼相待,他们根本没必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