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的预备方案。
南下失利,北夏的国内矛盾便得不到转移,甚至会加剧,所以完颜睿只能用这样的极端方式彻底扫除潜在的分裂威胁。
完颜睿这也是无奈之举,相当于被刺同胞,这不是一个好名声,可他没有办法,为了大夏的团结和延续,他必须这样做。
所以他率兵回到漠北之后,趁朵颜、挈利两部不备,向他们发动了突袭,将两部的人马和部众全部诛杀,扫清了内部威胁。
殊不知,他此番作为,确实震慑住了其余戎狄部族,但同时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戎狄诸部是因为畏惧而臣服于他,有朝一日他变的弱小,这些部族将会化成饿狼,将他给活撕了的。
太后慕容婉嫣得知儿子的所作所为,自然是不愿意的。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戎狄部族的英雄完颜镇统一戎狄诸部,不但靠战争和杀戮,更靠的是德化,让人敬比让人畏更能保证北夏的团结与稳定。
所以完颜镇才能成为戎狄诸部公认的英雄。
不过她也明白今时不同往日,完颜睿也不是他的父亲完颜镇,完颜睿的做法或许也是目前稳定大夏最简单干脆的办法了。
所以她也没有阻止完颜睿。
不管怎么样,完颜睿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以朵颜部和挈利部的覆灭,杀鸡儆猴,其余诸部不敢再反抗中央王庭的统治,北夏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分裂了。
…………
燕山关一战之后,漠北戎狄短时间内不敢轻易南下,大燕北部边患大减。
西境方面,张羽正有条不紊的组建西境都护府,西境诸国纷纷遣使入燕,并常驻于此。
为此高策特意在燕京设立了一个宣政司的机构,独立于六部之外,专门用于皇帝联络西境诸国。
宣政司与西境都护府这一内一外两个朝廷机构,使大燕朝廷能够切实的掌控西境局势,让西境和大燕归于一个整体,让西境成为大燕的一部分。
漠北与西境的稳定,为大燕的内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由此高策起了拓建运河的心思。
他知道如今漠北的稳定只是暂时的,只要北夏不分裂,大燕的北部就始终悬着一柄利剑。
所以高策并没有立即启动运河拓建工程,只是让工部组织官员对运河的拓建路线进行实地勘探,并制定修建方略和预算。
除此之外,高策已经打定了主意,待国力再积蓄几年,便兴兵北伐,彻底扫清北患。
如此大燕又回到了平稳发展的时候。
在这期间,朝廷将内政民生治理的很好,百姓安居乐业,渐渐的家有余财。
高策对吏治的重视程度愈发强烈,对官员的约束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