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看着再一次陷入迷茫之中的竺佛朔,扭头看向温室之外,柔声道。
“释迦牟尼也好,我华夏的先贤也罢,后世之人受其言行影响启发而受益无穷,故而尊其为师,奉其为圣,但先贤亦是在凡俗之中求索,故而其言行思想亦是根据其见闻而来,道借其口又与形合,其本,是为对天地大道的总结归纳,此即为大道之音,亦为一家之言尔。”
“吾辈后继之人,求学于先贤之言自是本分,但比起这个,继承先贤的意志,继续去探索天地大道以助人族更好的立足于世间方为真正的大功德、大智慧!”
“而那迦叶,若非存有私欲便是悟性不足,难以体察释迦牟尼之真意,教派?道统?这些在直面真正的大道之时,又算得了什么!”
竺佛朔直愣愣的看向刘章的面庞,喃喃道。
“教派道统……竟然是错的……”
刘章点了点头,道。
“正是,否则释迦牟尼为何生前不立道统?你应当知晓,其悟道之时的第一句话便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而道统教派之争,又何尝不是一种妄想与执着?”
“汝再观华夏,老聃者、孔丘者诸多先贤,又有何人在生前立下道统教派?以某观之,道统不必颂之以名,教派无非后人假借先贤之名,实为己身谋取便利之举也!”
噗通!
一声重物落地之声响起,竺佛朔直接伏于刘章面前,高呼道。
“竺佛朔愧习佛法多年,竟不知走得越远就错得越远的道理,恳请上师收弟子于门墙之内,弟子也好早晚请教,明辨大道之理!”
刘章看着眼前那颗铮明瓦亮的头颅,眼中露出一抹喜色,不过却是很快收敛了情绪,沉吟片刻之后才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汝当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种学说,皆有其独到之处,亦有其短缺之弊,于道家如是、于儒家如是、于佛家亦如是,而某又怎能独善其身?”
“上师……”
竺佛朔抬头看向刘章,脸上的震惊之色更浓了。
而刘章则是摆了摆手,继续道。
“盖因如此,某才创办青莲学宫,意在收纳自身与百家之学,和尚拜吾,不如学宫之中取百家之经义,取精祛弊,或可触及得到那大道真意,如何?”
竺佛朔闻言瞬间红了双眼,叩拜道。
“上师胸怀之宽阔,比之大海更为辽阔,弟子谨遵上师之命!”
刘章点了点头,露出一副欣慰的笑容,道。
“如此甚好,若有不明之处,可随时过来问某,不过你要牢记,他人之言终归不是自身所悟,凡事需得结合世间万物运转之规律,两相印证方可得真知,这一点……”
刘章沉吟了片刻,然后才道。
“儒家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易经之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有相似的意思;而佛家亦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言,教导众生放下执念,追求真理之言。”
“牢记,不拘泥于外法,不固于执念,方可使心性通明,近道近源。”
“多谢上师教诲!弟子这便去学宫修行,改日再来拜见上师!”
竺佛朔再度以头抢地,那份执着,看得刘章眼角一阵抽搐,就连心里也是生出一抹愧疚,而为了避免看多了心软,刘章果断的摆了摆手,故作高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