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美洲地区的帝国农民们,一个个都拥有大片的土地,但是他们的耕种成本也高,不管是采用马匹还是机械耕种,成本都不算低,生产这么多粮食出来他们自己肯定吃不掉,甚至整个美洲的帝国子民也吃不完这么多农畜产品,用不完这么多的棉花。
没有了帝国本土市场后,这些产品将会在美洲地区价格暴跌,最后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危机。
而这,正是大唐帝国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目的,那就是把美洲和本土绑架在一起,让美洲地区离开了本土市场后就活不下去。
为了形成这个目标,宣平四十年后帝国甚至大力推动了美洲的农畜业发展,放开部分机械限制,让美洲地区的农民们可以使用最先进的蒸汽机拖拉机乃至汽油机拖拉机,放开美洲铁路建设限制,港口设备限制,使得了美洲在短短八年里,就建设了超过上万公里的铁路里程。
横跨东西两岸,联系新金山以及新南港,足足三千多公里美洲大铁路,更是在宣平四十七年的时候就全线通车,美洲地区只用了七年时间,就修成了这一条北美洲的铁路大动脉!
同时还有其他几条铁路干线,七年时间过去了,美洲地区,北美洲已经拥有铁路线七千多公里,中美洲和南美洲也有了两千多公里的铁路,这加起来就是上万公里了。
再加上美洲地区的河运以及近海运输,使得了各类农畜产品的输出更为便捷,进一步降低这些产品外输的成本。
最终大量输入到西太地区,也就是本土地区。
不仅仅美洲地区如此,在其他大唐帝国的海外控制区也是如此,比如说有南非洲,埃及,印度泊木州等地区,都是有着类似的情况。
在本土的大力扶持下,开始大规模发展农畜产业。
而且本土地区还根据了各海外领地不同的气候、环境等,规划不同的农畜产业。
比如说美洲地区,一部分南美洲地区被规划为橡胶种植,一部分北美洲地区被规划为棉花产区,一部分被规划为玉米产区,一部分规划为小麦产区。
不同的地方,大规模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这种模式,被农部官员称之为单一高效率种植模式。
那就是在某一个地方,大规模的种植同一类型最适合的农作物,以形成规模化,集中化,进而提高产量,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以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在北美洲部分地区,那可是一片接着一片都是棉花田,而在其他地方,又是有着一片连着一片的小麦田或玉米田。
这样的种植模式,一定程度上,直接促进了美洲为代表的海外领地最近七八年农畜产业的迅速发展。
但是,这发展本身并不是帝国高层说需要的。
帝国高层推行这个模式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让各个海外领地的产业单一化!
产业单一化,这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里的重要举措。
最近七八年里,帝国在海外领地的诸多布局,包括放开铁路限制,降低煤铁矿产资源价格,拉低运费,大量进口海外领地农畜产品以及其他的种种。
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海外各领地和本土地区彻底绑架在一起,让它们无法摆脱本土。
如果他们想要强行摆脱本土,那么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从而扼制海外领地的独立倾向!
但是这一切最终能够成功吗?